close

雖然奇摩新聞每天都沸沸騰騰的有兩黨相爭的新聞
要說 誰愛台灣 不如說誰愛權力吧
因為不購買印有王建民硬碟盒而被說不愛台灣的我 愛台灣嗎
(好吧 這應該是店家無聊開的玩笑 可見我很不能開玩笑)

大部分的大人都會說 習慣美國的生活的話
就呆下來 申請綠卡吧
所以國籍是一種習慣?

單就實際的角度來看
美國國籍可以提供護照與旅遊上的方便
以後子女要在美國讀書也可以省錢省事

但是更實際的說
變成美國人好像也不是一件太值得驕傲的事
(尤其是在這個美金大跌 美國好戰的形象下)

或許可以說
成長於不是一個國家的台灣 卻提供了一個無國籍概念的可能

在學校裡 不難發現 國際學生比美國學生有趣多了
美國學生可以滔滔不絕的討論晚上哪一家酒吧好玩
對亞洲的街牌 歐洲的傳統手工牌 可以一無所知到理所當然
國際學生卻可以跟你聊各國旅遊或是名牌 名車
更別提對當季衣服 包包 鞋 車 的敏感度
(當然你也可說留學生愛敗家)

一方面是國際學生要負擔較高昂的學費
自然家境比一般美國當地學生好上一點
另一方面自然是經歷過兩個以上文化環境 自然會見多識廣

曾經有美國人問過
中國是怎麼樣的地方 有賣可口可樂嗎
(問這種等級問題的 也不用跟他解釋台灣不是中國了吧)

至於美國有沒有賣可口可樂的地方嗎??
有啊 星期五餐廳 因為他們只賣百事可樂

美國有商業中心的紐約市 政治中心的華盛頓特區
每個城市都有一到晚上路邊蹲滿遊民 早上有遊民凍死的下城
中國也有政治文化的中心北京 也有黃土茫茫沒有居民的高原
台灣有24小時不打烊的誠品敦南 也有連7-11都沒有的偏遠漁村

所以扣除政治 語言 的因素
國家的概念還比不上城市的概念來的精確
而城市的概念更可能不及區域來的明確
(就好像第五大到跟皇后區都在紐約市 但卻生活著完全不同價值觀 社會定位的居民)

與其追求一個國籍的定位
不如站在無國籍概念裡 帶著尋找趣味的心情探索各國籍後的多樣思緒

回到問題的最開始
我愛台灣嗎
沒有明確愛與不愛的答案
而我的身分 現在是台灣人

--------------------------------------------------------------------------

今天收到書的時候
發現熊媽咪在上面畫了重點線
一開始真的覺得頗震撼
來唸書起 一直都是學期末一考完試就把課本賣掉
賣的錢剛好買下學期的課本
為了書的賣價好一點 早就沒有在書上畫註 做記的習慣
看到書上畫線的第一個想法是 是作者特別印上去的線嗎
之後才意識到是熊媽咪希望熊小小讀的部分

在想熊媽咪聽到這件事會不會說 '現在習慣跟美國人一樣了喔'
就寫了這篇

去光華商場買隨身碟是跟媽咪去的
熊小小一開口就跟老闆說
'我的預算是3000-3500 (抓美金100) 請把這個價錢範圍內的配出來我挑一個'
熊媽咪事後說 買東西醬講話聽起來就不很台灣

雖然有些處世態度 作風 真的可能已經受到米國西式的改變或是稀釋
但是熊小小孩是覺得 看到好的 融合創造出自己的
才是熊小小希望的方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unnybe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